刘兴旺博士——侃产后抑郁症(九)

吃走抑郁—产后抗抑郁症食材荟萃 EPA与抑郁 EPA即二十碳五烯酸,是鱼油的主要成分。EPA属于Ω-3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是人体不可缺少的重要营养素。 EPA对抑郁患者的辅助医治具有明显疗效,研究指出饮食中EPA含量过低也会导致神经功能障碍。     EPA改善抑郁症状的作用机制可以通过减少来源于花生四烯酸的前列腺素的生成,从而导致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下降和/或改变血液在大脑中的流向来解释。 EPA作为一种必需脂肪酸,不能由人体自身合成,而只能从食物中获取,主要来源于饮食中的鱼类。 食物来源: 鲭鱼、鲱鱼、三文鱼、沙丁鱼、白鱼 氨基酸与抑郁 人体内有8种必须氨基酸需要从食物中获取,其中包括色氨酸和酪氨酸: 色氨酸: 神经系统2%~3%的色氨酸用于合成5-羟色胺(与抑郁情绪密切相关) 适当补充色氨酸可以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绪 酪氨酸: 酪氨酸也是脑部功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由于酪氨酸具有神经刺激的作用,它可以直接影响情绪和认知功能。 食物来源: 奶制品、香菇、葵花子、海蟹、黑芝麻、黄豆、南瓜子、肉松、油豆腐、鸡蛋、鱼片等含有丰富的色氨酸与酪氨酸。   维生素、类维生素与抑郁 脂溶性维生素 维生素K族和维生素D: 参与神经递质合成,调控焦虑抑郁行为 食物来源:海鱼、动物肝脏、蛋黄、瘦肉 水溶性维生素 维生素C、B6、B12和叶酸: 直接/间接参与5-羟色胺或其他神经递质合成 食物来源: B族:动物内脏、瘦肉、豆类、坚果、全谷、绿叶蔬菜 维生素C:菠菜、西红柿、辣椒、橘、橙、酸枣 类维生素 辅酶Q10: 缓解老年人双相抑郁症 食物来源:红肉、坚果、粗制植物油、菠菜、西兰花 多酚类: 厚朴酚:抑制细胞因子产生,减少氧化应激 白藜芦醇:刺激海马与额叶皮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咖啡酸:抗氧化保护神经功能 食物来源:可可豆、茶、大豆、红酒、蔬菜、水果 益生菌、益生元与抑郁 研究支持: 中国科学院研究发现:瑞士乳杆菌NS8可调节肠道菌群,改善焦虑抑郁和记忆,效果优于西酞普兰 作用机制: 改善慢性束缚应激引起的肠道菌群改变 调节生理生化指标 食物来源: 益生元:菊芋、大蒜、洋葱、韭葱、芦笋、菌菇、魔芋、牛蒡根、山药、豆类 更多相关资讯  关注  妇因美  公众号 下期刘兴旺博士侃产后抑郁症系列 持续更新中~

刘兴旺博士——侃产后抑郁症(八)

长链不饱和脂肪酸之o-mega3 ω-3脂肪酸家族包括二十二碳六烯酸(DHA,22∶6n-3)、二十碳五烯酸(EPA,20∶5n-3)、二十二碳五烯酸(DPA,22∶5n-3)。科学家研究发现:怀孕妇女体内ω-3含量下降了50%!特别是大脑细胞里的欧米伽3,缺的特别多!去哪儿了?给婴儿了!因为婴儿大脑是在子宫内形成的,如果没有足够的ω-3供给,就无法形成健康的大脑。妈妈体内ω-3一缺,脑细胞功能下降了,反应就慢了!记忆力就下降了!   在脂肪酸的代谢中 哺乳动物没有欧米伽-3和欧米伽-6,因为它没有引入双键的不饱和酶,因此,不能生物合成人体所需的欧米伽-3和欧米伽-6 脂肪酸的起始物质 所以,营养学上将其定义为必需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是神经元细胞膜磷脂和胆固醇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树突膜和突触膜是不可或缺的成分。 1.构成神经元细胞膜磷脂与胆固醇酯 2.维持树突膜与突触膜的完整性   围产期抑郁的生化关联 血液中DPA浓度与围产期抑郁症和认知功能低下之间存在着负相关关系。 美国精神疾病学会建议:所有成年人每周至少吃两次鱼,对于情绪障碍,冲动控制障碍和精神障碍患者,每天至少摄入1g EPA 或同时摄入 EPA 和 DHA。 国际营养精神医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for Nutritional Psychiatry Research)制定了摄取欧米伽-3 脂肪酸,以医治抑郁症的指南,并建议作为一种辅助医治,至少连续8周以上,摄取EPA单体或EPA和DHA 的组合体。(注:自然界高含量DPA稀缺,含其前体EPA/DPA的海豹油为推荐来源) 妊娠炎症机制与神经保护 在怀孕期间,从怀孕早期到分娩、炎症标志物 C 反应蛋白的水平高于非怀孕妇女。 在怀孕的生理背景下,炎症与围产期抑郁症的易感性有关。由此发现怀孕期间血中DPA浓度低的话,便会增加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 动物实验结果显示ω-3 脂肪酸可能产生对海马神经元的特异性保护效应 ↓海马神经元丢失减少,脂褐素沉积减少 ↑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增多 对大脑的可塑性有利,还具有延缓衰老特性 沙棘油的黄金比例 沙棘油是十分理想的保健食用油脂,它不仅富含营养,而且具有人体保健及医疗价值。 不饱和脂肪酸含量:81.2%~90% ω-3占比:32% ω-6:ω-3 ≈ 1:1(远超国际标准) 刘兴旺 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 从事临床诊疗、新药研发、已上市妇科 中成药二次开发工作近40年 出版专著2部,编写医学心理学教材1部,发表论文60余篇。先后毕业于陕西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 历任陕西省红十字会医院院长、陕西兴旺心身医学研究所所长、全国多省市中医药科研成果审评员; 曾任中国心身医学学会、中华医学心理学学会、中国中药药理学学会委员。 更多相关资讯 关注 妇因美 公众号 下期刘兴旺博士侃产后抑郁症系列 持续更新中~

刘兴旺博士——侃产后抑郁症(七)

给点阳光就灿烂——维生素D与抑郁症的关系 文人悲秋,言”自古逢秋悲寂寥”者是刘禹锡;秋高气爽,说”我言秋日胜春朝”者是刘梦得。刘禹锡字梦得,是一个人。面对秋阳高照、蓝天白云、万紫千红、硕果累累的秋日秋景,他干脆清爽吟道”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都”诗情到碧霄”了,岂能抑郁乎? 维生素D与抑郁症的关联 在现实生活中,有抑郁症的患者们往往在冬天里病情加重。为什么呢?因为冬日里阳光维生素D合成不足呗!这种情境摆明了就是——维生素D缺乏与抑郁症密切相关 维生素D之所以叫作”阳光维生素”,正是由于它是人体必须依靠自然阳光照射在皮肤组织中合成的必需营养素。它不仅直接影响骨代谢和肌肉生长,还与大脑的: 神经免疫调节 神经营养因子表达 神经递质传递 神经细胞内Ca²⁺平衡 密切相关,具有多重神经活性。 抗抑郁临床观察表明: 1.维生素D联合用药能明显增强抗抑郁药物(如帕罗西汀)的医治效果 2.单纯补充维生素D(每天≥800IU)对抑郁症的医治效果与抗抑郁剂相当 维生素D防治抑郁症的作用原理与其既能激发中枢的神经内酪氨酸羟化酶与色氨酸羟化酶活力,促进多巴胺(DA)、5-羟色胺(5-HT)递质合成;   还能调节神经细胞中 Ca2+浓度与神经免疫反应,消除炎症抗氧化等,从而产生系统性抗抑郁效应。 更重要的是:维生素D在维持健康妊娠,防治产后抑郁症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血浆中的1,25(OH)2D水平在妊娠早期比妊娠前增加了2倍, 并在妊娠晚期达到最大值;在全球约18%-84%的妊娠期女性均有不同程度的维生素D不足。所以,产后抑郁症就更应当补充维生素D了。 看来,”它既然是’阳光维生素’,那就用它发射的’阳光’去照亮产后抑郁症的’阴霾’,温煦产后抑郁者的’心房’吧!” 刘兴旺 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 从事临床诊疗、新药研发、已上市妇科 中成药二次开发工作近40年 出版专著2部,编写医学心理学教材1部,发表论文60余篇。先后毕业于陕西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 历任陕西省红十字会医院院长、陕西兴旺心身医学研究所所长、全国多省市中医药科研成果审评员; 曾任中国心身医学学会、中华医学心理学学会、中国中药药理学学会委员。 更多相关资讯 关注 妇因美 公众号 下期刘兴旺博士侃产后抑郁症系列 持续更新中~

刘兴旺博士——侃产后抑郁症(六)

必利劲 – 将男人的快乐装进药片里 血清素与性别、完美性生活的关系很难说清楚,但选择性5-羟色胺再吸收抑制剂(SSRI)必利劲(Dapoxetine)即达泊西汀却是医治过早射出精子的优先药物。其说明书明确标示: 盐酸达泊西汀片适用于医治符合下列所有条件的18至64岁男性过早射出精子(PE)患者: 1.夫妻房事之前、过程当中或进行后不久,以及未获性满足之前由于极小的性刺激即发生持续的或反复的射出精子。 2.因过早射出精子(PE)而导致的明显性个人苦恼或人际交往障碍。 3.射出精子控制能力不佳。 尽管抗抑郁药物医治过早射出精子发端于抑郁症患者服用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西酞普兰等所常见的延迟射出精子、甚至不射出精子等反应,但却以人体直接体验的方式很客观地证实了神经突触间隙内适当的/必须的血清素水平与射出精子“阈值”密切相关——高浓度的5-HT可明显提高射出精子阈值,延迟射出精子。 由于达泊西汀属快速代谢型血清素制剂,因此医治过早射出精子时使用者必须按照说明书做到以下四点: 1.性生活前1-3小时服用 建议提前1.5-2小时服用,确保获得比较好效果; 2.用1满杯水整片送服 避免头晕甚至晕厥等导致的损害; 3.从低剂量开始服用 应从低剂量即30mg开始观察体验; 4.使用满4周或6次后寻求专业医生评估 获得是否继续使用/如何更好使用等专业意见。 刘兴旺 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 从事临床诊疗、新药研发、已上市妇科 中成药二次开发工作近40年 出版专著2部,编写医学心理学教材1部,发表论文60余篇。先后毕业于陕西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 历任陕西省红十字会医院院长、陕西兴旺心身医学研究所所长、全国多省市中医药科研成果审评家; 曾任中国心身医学学会、中华医学心理学学会、中国中药药理学学会委员。 更多相关资讯  关注  妇因美  公众号 下期刘兴旺博士侃产后抑郁症系列  持续更新中~

刘兴旺博士——侃产后抑郁症(五)

血清素:5-HT与抑郁症的那些事儿 提起5-羟色胺(5-HT),总会想到两个知识点: 1.第三代水果沙棘的汁、油中含有它,具有消食化滞、健脾和胃、散瘀等功效,能够调节胃肠动力; 2.礼来公司百忧解(Prozac/氟西汀)作为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ls)通过抑制神经元再摄取机制以增加神经突触间隙内5-HT水平而达成抗抑郁效应。由此看来,血清素5-HT不简单,似乎具有调理心理生理的效应。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抑制性神经递质5-HT具有通过褪黑素路径调节醒睡周期、调节稳定性、调控食欲抑制碳水化合物摄入、应激反应性血管收缩与止血、情绪稳定调控、记忆管理与认知、骨健康维护、调节胃肠动力等等极其广的药理药效。以5-HT及其受体为作用靶点而开发成功并应用于临床的药物包括抗抑郁剂、减食欲药、止吐药、胃肠动力药等等。 人体内的5-HT以必需氨基酸-色氨酸为前体,在神经细胞囊泡、肠嗜铬细胞、血小板内经色氨酸羟化酶与酮氨酸脱羧酶羟化/脱羧接续而合成。由于5-HT不能通过血脑屏障,所以神经内与外周组织的5-HT合成、转运、摄取、代谢呈相互隔离的双通道模式。 血清素受体调节许多神经递质,包括谷氨酸,γ-胺基丁酸(GABA),多巴胺,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乙酰胆碱,以及许多其他包括催产素,催乳素,加压素,皮质醇和 P物质等等。血清素受体影响各种生物学和神经学过程,例如攻击,焦虑,食欲,认知,学习,记忆,情绪,恶心,睡眠和体温调节。 性别与衰老的脆弱基因 1.性别差异:女性大脑合成5-羟色胺的速率是男性的一半,这点可能有助于解释为何妇女更容易患抑郁症。 2.年龄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5-羟色胺作用通路的工作效率会出现下降,因为活化5-羟色胺的受体减少了。据一项研究显示,60岁与30岁的人相比,大脑中5-羟色胺特异受体的数目已减少了60%。由于5-羟色胺的效力下降,随年龄增长患抑郁症的可能性增加。 关于抑郁症,现在可以确定的是—5-HT尽管与抑郁症密切相关,但它也不是抑郁症的主要要素。因为与它毫不相干的锂盐和三环类抗抑郁药,同样也有抗抑郁的效果。 更多相关资讯  关注  妇因美  公众号 下期刘兴旺博士侃产后抑郁症系列  持续更新中~

多维守护女性私密健康,科学缓解常见困扰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女性面临着工作压力、环境变化等多重挑战,私密健康问题日益成为影响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数据显示,超过 60% 的成年女性曾受私密部位瘙痒、异味、炎症等问题困扰,但因认知误区或羞于就医,导致问题反复发作。作为专注女性健康领域的民族药企,广州同祥堂药业有限公司凭借 “天然草本 + 科技赋能” 的创新理念,推出系列科学解决方案,帮助万千女性摆脱私密健康困扰。 一、直击三大主要困扰 解析高发诱因 广州同祥堂药业研发中心负责人指出,女性私密健康问题主要集中在三大维度:细菌性(如霉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酸碱失衡(pH 值异常导致自净能力下降)、屏障受损(过度清洁或劣质护理产品引发黏膜损伤)。久坐不动导致局部透气性差、生理期护理不当、滥用洗液等,都是诱发私密健康问题的常见因素。”我们在临床调研中发现,82% 的患者存在护理方式错误,35% 曾自行购买强力杀菌产品,反而破坏了私密处的微生态平衡。” 该负责人表示。 二、草本科技融合 开创温和护理新范式 针对传统护理产品 “过度杀菌伤黏膜” 的痛点,广州同祥堂药业依托 20 余年中药研发经验,推出 “草本抑菌 + 生态养护” 双效体系。主要产品 “妇炎康草本抑菌洗液” 精选蛇床子、黄柏、苦参等 8 味道地药材,采用超临界萃取技术提取活性成分,经第三方检测显示,对白色念珠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均达 99.9% 以上,同时通过人体安全性测试,pH 值准确控制在 3.8-4.5 弱酸区间,与女性私密处天然环境高度契合,在抑菌的同时保护黏膜屏障。 针对反复发作的慢性炎症,公司创新推出 “私密养护凝胶”,添加壳聚糖生物活性成分,可在黏膜表面形成保护膜,阻隔病原体侵袭,同时促进受损细胞修复。临床观察显示,坚持使用 2-4 周,私密部位瘙痒、灼痛等不适症状缓解率达 89%,分泌物异常问题改善率提升 65%。 三、三级防护体系 构建全周期健康管理 除主要产品外,广州同祥堂药业倡导 “预防 – 缓解 – 巩固” 三级防护理念: 日常预防:建议选择纯棉透气内衣,每日用 37℃温水清洁(非经期避免冲洗阴道内部),生理期每 2-3 小时更换卫生用品; 问题缓解:出现轻度瘙痒、异味时,优先使用草本抑菌洗液配合养护凝胶,避免盲目使用洗剂; 巩固养护:定期补充蔓越莓、益生菌等营养素,通过饮食调节私密处微生态,降低复发风险。 “私密健康是女性整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科学认知与专业呵护。” 公司总经理在采访中表示,未来将持续加大天然植物成分研究,开发更贴合亚洲女性生理特点的护理产品,助力千万家庭提升生活品质。 在 “健康中国 2030” 战略背景下,广州同祥堂药业以科技赋能传统中医,为女性私密健康问题提供了安全、有效的解决方案,其 “温和养护 + 生态平衡” […]

刘兴旺博士——侃产后抑郁症(四)

产后抑郁症对婴儿的影响 由产后抑郁症所引发的极端事件(产妇自杀或杀婴)固然令人扼腕叹息,但好在极端毕竟是少见的。相对更常见的是由此所导致母婴连接障碍,直接影响婴儿早期生长发育,有可能使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产后抑郁症是如何影响婴儿生长发育的呢? 一、影响乳汁分泌 产后女性体内催乳素的分泌对刺激和维持泌乳有重要作用,产后抑郁会使产妇内分泌失调,导致催乳素分泌减少,影响乳汁分泌,还可导致母乳质量下降,影响婴儿的生长发育。 有产后抑郁症的产妇常会表现为不积极给婴儿哺乳、哺乳次数减少、对乳头刺激弱化、不经常刺激乳房乳腺等,导致哺乳期乳汁分泌逐渐减少。 研究表明,泌乳和排乳受情绪的影响很大,如果哺乳期妈妈们紧张、焦虑或忧郁情绪都会导致乳汁分泌不足。 二、造成母婴连接障碍 母婴连接是指母亲和婴儿之间的情感纽带,包括妈妈与婴儿之间的躯体接触、婴儿的行为和妈妈的情绪反应性等,这种情感连接的障碍往往会对婴儿造成不利影响。 如果妈妈和宝宝的情感连接不良,就会导致妈妈拒绝哺乳和照顾婴儿,导致婴儿发生损伤,严重妨碍婴儿的正常生长发育。 具体表现: 患产后抑郁症的妈妈不愿意照顾婴儿,不能及时给婴儿安全感,也不会注意婴儿的反应。 婴儿啼哭也不能唤起妈妈的反应,妈妈与婴儿的相处不能融洽,目光不注视婴儿,从而忽略了与婴儿的正常交往信号。 从内心里讨厌婴儿或害怕婴儿,甚至会出现一些妄想,认为婴儿是新的救世主(夸大幻想),婴儿生病或死亡(疾病妄想),或幻想婴儿变为野兽(变兽妄想)等 三、影响婴儿发育 新妈妈们在患上产后抑郁后,其行为、言语以及情绪都会影响到新生儿,如婴幼儿时期的宝宝最需要妈妈的哺乳与拥抱,但产后抑郁会影响到这一系列行为的开展。而对于新生儿来说,如果他们不能摄取到充足的母乳,可能会影响其生长发育。有学者研究表示,患有产后抑郁症的宝妈养育出来的孩子,大多都有免疫力下降的情况,这种情况一直会持续到 6 岁左右。如果没能被宝妈抚摸等,则可能导致安全感严重缺乏等。 (一)对早期婴儿的不良影响 会导致宝宝前 3 个月出现行为困难,婴儿较为紧张,较少满足,易疲惫,而且动作发展不良。 (二)对后期婴儿(12~19个月)的影响 研究表明,母亲产后抑郁症与婴儿的认识能力和婴儿的性格发展相关。母亲产后抑郁症的严重程度与婴儿的不良精神和运动发展呈正比。 (三)对儿童早期(4~5岁)的影响 产后第 1 年有抑郁症的母亲,其宝宝的能力和认知指数在4~5岁均显著低于健康妇女的孩子。 更多相关资讯关注妇因美公众号 下期刘兴旺博士侃产后抑郁症系列持续更新中~

刘兴旺博士——侃产后抑郁症(三)

产后抑郁症:你何错之有?这不是你的错! 一、破除”矫情”认知:生物学因素的深层剖析 至于坚决不能忽视、轻视、漠视产后抑郁症的常识理由吗,就不用再一一赘述了。借用非营利组织产后支持国际执行董事温迪·戴维斯于祖拉诺酮获批时的感言: “它让你明白,你现在的感受是有生物学原因的,这不是你的错。” ——温迪·戴维斯 “这不是你的错”真的说到被产后抑郁症困扰者的”心坎儿上”啦。很给力,必须点赞!由此不由人想到: 在那个曾经以为”人定胜天”/”精神完全能转化为物质”的年代,如果一个产妇出现产后心绪不良或者产后抑郁症,家人、医生、甚至患者本人也可能觉得是矫情、内卷或者瞎折腾。由此种认知所带来的对待其的一切言行、举措能是什么呢?除厌恶责备模式外,能有个甚? 常常想:关于产后抑郁症,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似是而非的想当然呢?这不正常呀! 还好: 伴随着与抑郁症相关的: 血清素5-HT 营养素维生素D 长链ω-3 脂肪酸 肠道菌群益生菌、益生元 等的研究进展,医药界对包括产后抑郁症、老年抑郁症在内的大抑郁症已经形成这样的共识: “我们虽然到目前为止仍不知道抑郁症的具体原理,也不知道抗抑郁药起效的原因。但我们知道的是,抑郁症是一个系统性的心身疾病,不是几句不痛不痒的鼓励,抑或几句心灵鸡汤式的人生格言所能治愈的。想要解决问题,首先需要做到的是正视问题的本身。” 看来——产后抑郁症,心灵鸡汤没有用! 更多相关资讯关注妇因美公众号 下期刘兴旺博士侃产后抑郁症系列持续更新中~

刘兴旺博士——侃产后抑郁症(二)

产后抑郁症-岂一个心理治疗能了? 不知怎么回事:读了《产后抑郁障碍防治指南的专家共识(基于产科和社区医生)》后,总有一种不得劲、不解馋的感觉。专家共识强调—产后抑郁症的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心理治疗为辅。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是PPD患者的一线治疗药物。主要包括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西酞普兰和艾司西酞普兰6种。 然而,依照哺乳期保障婴儿安全原则,由于”迄今为止,美国FDA和我国CFDA均未正式批准任何一种精神药物可以用于哺乳期。所有的精神科药物均会渗入乳汁,婴儿通过母乳接触药物后对发育的远期影响尚不清楚。” 不知道这样的共识让医患双方究竟该如何选择呢?这不就是让人家看着办嘛? 心有不甘,悻悻然地想道: 既然是发生于产后的抑郁症,与普通抑郁症在病理生理学层面肯定有差异。有文献报道,产后雌激素水平的持续降低可引发抑郁,且产后1~14周,产妇如发生持续性低雌激素,其产后忧郁的发生概率显著增加,提示雌激素水平的稳定对产后抑郁及性腺激素动态平衡发挥主导作用,对产后雌激素水平的控制可有效干预产后抑郁的发生。 所以,产后抑郁症的药物治疗必须正视产后背景下的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NEI)的适应性恢复这个关键问题。这本来就是/也必须是产后抑郁症临床治疗的**”牛鼻子”**呀!2019年与2023年美国FDA先后批准上市了两种主治产后抑郁症的新药: 布瑞诺龙(brexanolone) 祖拉诺酮(zuranolone) 两者都是神经活性类固醇激素调节剂,作用于脑内γ-氨基丁酸(GABA)-A受体。其生理病理学依据是—产后抑郁症的症状发作时间与类固醇激素水平急剧下降的时间线相吻合。这些类固醇激素有: 雌激素 孕激素 四氢孕酮 其中的四氢孕酮是一种内源的抑制性孕烷神经活性类固醇,它的水平在怀孕期间上升,在孕晚期达到高峰,然后在分娩后急剧下降。分娩后四氢孕酮水平急剧下降与产后情绪紊乱有关。 很奇妙的是—四氢孕酮本身具有抗焦虑和抗抑郁作用。凡是产后抑郁类的情绪紊乱都有四氢孕酮水平的降低,而与此相应的抗抑郁药物干预已被证明能够增加四氢孕酮水平。—好一个无可挑剔的”闭环”! 由此可见,治疗产后抑郁症应用普通抗抑郁药物总有些”隔靴搔痒”的感觉,更何况其在哺乳期的应用还有相当的客观局限性呢!产后抑郁症的治疗调理,必须立足修复产后性激素分泌均势,重建神经内分泌互动网络才是正经医道! 更多相关资讯关注妇因美公众号 下期刘兴旺博士侃产后抑郁症系列持续更新中~

Email
邮箱: fymcsy@126.com
WhatsApp
固话:020-32201636
WhatsApp
WhatsApp QR Code
(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