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道炎反复发作的“罪魁祸首”——阴道微生态失调

夏日炎炎,随着气温的日益升高,阴道里的细菌在温度较高的情况下大量繁殖且异常活跃,侵袭力增强,女性阴道炎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不少女性都深受阴道炎反复发作的困扰。今天,我们就和大家聊一聊阴道炎反复发作的“罪魁祸首”——阴道微生态失调。

什么是阴道微生态

女性的阴道是与外界相通的开放性腔道,是人体重要的微生态生境。正常育龄女性的阴道内大约寄居有50多种微生物,其中,95%为阴道原籍菌(即乳酸杆菌),另外5%是条件致病菌(如加德纳菌、念珠菌、支原体、衣原体等),它们与宿主(人体)和周围环境之间保持着一种相互制约和协调的动态平衡关系。

阴道微生物菌群、人体自身免疫力、内分泌系统和生殖道解剖结构共同组成了女性的阴道微生态。阴道微生态是一个复杂而又庞大的生物体系,受多种因素影响,正常情况下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并不会导致疾病。

频繁阴道冲洗、长期大量应用抗生素、罹患免疫性疾病等,均可导致阴道微生态失调,表现为阴道内菌群异常——阴道优势菌乳酸杆菌减少,致病菌大量繁殖,阴道pH值出现异常,继发阴道炎症,如霉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炎等,孕期女性还可出现早产、胎膜早破、流产等并发症。

哪些因素影响阴道微生态

在维持阴道微生态平衡的各类因素中,雌激素、局部pH值、乳酸杆菌以及阴道黏膜免疫系统起着重要作用。

1. 阴道黏膜免疫系统

阴道黏膜由复层鳞状上皮覆盖,对外来致病菌具有一定的抵抗力。阴道黏膜免疫系统一方面具有黏膜屏障作用,另一方面还可通过淋巴细胞、间质成纤维细胞等发挥免疫调节作用。阴道分泌物中的黏液包含有多种免疫调节分子,包括细胞因子、抗菌蛋白酶等,在防御阴道感染中起主要作用。

然而手术、外伤、分娩、阴道操作(如阴道给药、冲洗)、不当的性生活等均可导致阴道黏膜解剖屏障的破坏,导致阴道的保护力下降。

2. 阴道优势菌——乳酸杆菌

乳酸杆菌是正常情况下阴道微生物群中的优势菌,既能维持阴道的酸性环境,又能分泌过氧化氢、细菌素和其它抗微生物因子,抑制或杀灭致病微生物,同时通过竞争排斥机制阻止致病微生物黏附于阴道上皮细胞,维持阴道微生态平衡。

然而,长期应用抗生素、过度的阴道清洁、不洁的性生活、免疫力下降等均可导致乳酸杆菌这一有益菌的大量减少或增多,从而导致阴道菌群失衡。因为阴道的酸性环境可以抑制其它病原微生物生长,同时有利于乳酸杆菌生长,而过度的阴道清洁或者用药将导致阴道酸碱失衡,进而诱发阴道微生态失调,出现阴道炎症。

3. 雌激素和局部pH值

雌激素可使阴道鳞状上皮增厚,并增加糖原含量,而乳酸杆菌能将阴道上皮细胞内的糖原分解为乳酸,维持阴道正常的酸性环境(pH≤4.5,多在3.8~4.4),从而抑制其他病原菌生长,减少阴道炎的发生。雌激素还有利于维持阴道黏膜的免疫功能,因此,月经前后雌孕激素水平的变化可导致阴道黏膜改变,也是导致阴道炎症的原因之一。

另有研究发现,阴道微生态与HPV持续感染及宫颈癌前病变或存在一定相关性。维持阴道内环境平衡,对于预防宫颈病变具有重要作用。

维持阴道微生态平衡,

日常生活中该怎么做?

 

1.使用阴道微生态制剂,如妇因美®益生菌抑菌凝胶,不仅可调节阴道菌群平衡,还可以用于阴道黏膜和外阴的抑菌,十分适合女性日常保健护理使用。

2.选择透气性好的棉质内裤,并勤换洗。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避免搔抓。尽量不要穿着连裤袜或紧身牛仔裤。

3. 避免不必要的阴道冲洗。建议每天使用温水清洗阴部,不宜随意使用阴道洗液,同时注意避免使用过烫的水清洗外阴。

4. 月经期间注意卫生,勤换卫生巾,避免阴道用药及坐浴。

5. 排便后擦拭方向应由前至后,避免将肛门处的念珠菌带至阴道,诱发霉菌性阴道炎。

6. 注意洗浴用品的清洁,清洗外阴的毛巾和盆要分开并定期消毒。清洗后的内裤要置于太阳下暴晒,不要晾在卫生间。

7. 避免在公共泳池、浴室或公共马桶处久坐,以防细菌入侵。

8. 避免滥用抗生素及激素,请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规范用药。如患有糖尿病,务必积极治疗,否则可能导致阴道菌群失调。

9. 保持心情开朗。过度的心理压力也可降低身体免疫力,使细菌乘虚而入。

Email
邮箱: fymcsy@126.com
WhatsApp
固话:020-32201636
WhatsApp
WhatsApp QR Code
(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