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荫。”
事件背景
上世纪30-60年代是抗生素研发的黄金时代。沙利度胺原是1953年瑞士的Ciba药厂为开发抗生素而首次合成,因实验证明抗菌效果不佳,便放弃了。此后德国格林南苏制药厂接棒研究,发现沙利度胺对人体具有镇静催眠作用,并且可以显著抑制孕妇的妊娠反应,服用后孕吐症状明显改善,于是沙利度胺就有了反应停这个听起来让人舒心的名字,也有了“孕妇的理想选择”这句诱人的广告语。
灾难降临
- 在末次月经后第35到37天内服用反应停,会导致胎儿耳朵畸形和听力缺失;
- 在末次月经后第39到41天内服用反应停,会导致胎儿上肢缺失;
- 在末次月经后第43到44天内服用反应停,会导致胎儿双手呈海豹样3指畸形;
- 在末次月经后第46到48天内服用反应停,会导致胎儿拇指畸形。

美国的”幸免”
她注意到,“反应停”对人有非常好的催眠作用,但是在动物试验中,催眠效果却不明显,这是否意味着人和动物对这种药物有不同的药理反应呢?有关该药的安全性评估几乎都来自动物试验,是不是靠不住呢?

根源探索

“这正是:凯尔西危难之时显身手—身手就是严谨的科学精神!